TRAFFIC Logo

 

Published 29 November 2012

  English 

TRAFFIC帮助广西区培训执法人员以促进对非法海龟贸易的打击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12年11月26日,TRAFFIC和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南宁办事处一起举办了针对打击海龟及制品非法贸易的培训。有45个来自渔政部门、工商部门、海关的执法人员参与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旨在提高执法人员的调查和打击海洋生物非法贸易的能力。今年7月,TRAFFIC在海南也举办过类似的对执法人员的培训。

上个月,TRAFFIC发布了一份名为《市场力量——中国和日本市场的海龟贸易现状》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海南和广西为中国境内海龟非法贸易的集散地。该报告详细描述了TRAFFIC的调查发现:许多玳瑁标本及其他海龟背甲制成的装饰品在当地以工艺品的形式非法的公开摆卖。

这次培训邀请到了多位专家,培训内容包括:《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相关规定和我国相关的法规;广西海洋物种的非法贸易现状;查缉物种走私的有效方法;以及常见的非法贸易海洋物种及其产品的识别。

“作为CITES公约的成员国,中国应该严格遵守公约规定,以保证世界野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执法培训处万自明处长说。

“中国部门间CITES履约执法工作协调小组(NICE-CG)将海龟与老虎、犀牛和大象一道作为优先关注的物种,进行保护。”

在NICE-CG的共同努力下,非法海龟交易将被严格控制。

在研讨会上,海龟鉴定手册、抵制海龟贸易的宣传海报和介绍常见非法贸易的水生野生动物的小册子被分发给了与会者。

“TRAFFIC密切监测非法海龟制品在中国市场上的供应情况,并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以减少海龟制品的非法供应和消费。”TRAFFIC中国高级项目官员徐玲女士说。她又补充说到:“非法贸易威胁着海龟的生存,同时也破坏了中国与周边珊瑚大三角国家的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研讨会后,执法人员在北海市对主要市场进行了暗访,以进一步掌握当地的非法贸易现状,为今后的执法行动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另一批执法人员与TRAFFIC一道进入市场,对从事贸易活动的商贩普法和教育,并散发宣传材料。

当地商人对政府的措施表示欢迎,并表示他们将按照法律规定规范经营行为,并主动劝导顾客不购买非法野生动物制品。

TRAFFIC在该地区打击海龟非法贸易工作是 “珊瑚大三角”项目的一部分。珊瑚大三角国家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的部分海域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对海龟的非法捕捞与中国市场上对海龟制品的需求紧密相连。全面的应对计划包括推动相关国家加强执法力度,并通过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从而减少需求。

TRAFFIC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珊瑚大三角项目对减少中国非法海龟贸易的大力支持。